首页>快讯速递
潮流文创在我馆上新啦!
潮流文创在我馆上新啦!井冈山的星火,曾在革命长夜中燃起民族的希望;如今,这簇精神火焰正以创新姿态,在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语境中重焕光芒!  近日,我馆联合无畏艺术,携手青年艺术家李延以“井冈山精神星火传承”为内核,打造红色文化创新项目——“平行宇宙下的小红军”系列。通过潮流设计重构革命历史元素,让井冈山精神与Z世代的文化审美同频共振,让历史故事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年轻心灵。【博物馆纪念勋章:精神图腾的时代诠释】  “我们让历史与时代对话——每一枚纪念章里,都藏着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  “天下第一山”纪念币:以井冈山标志性建筑为设计核心,将井冈山的历史厚度与现代美学融合,致敬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井冈山精神”纪念币(金/银色):以现代设计手法解读井冈山精神,通过“小红军”形象与革命符号,向青少年传递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  “胜利的号角”徽章:源自革命年代激励士气的象征,传递勇气与决心,鼓励当代青年在挑战中践行胜利精神;  “星火相传”徽章: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灵感,用火焰传递的视觉意象,诠释革命精神的代际接力。  接下来,艺术家以“名圣”系列的极简美学重构历史意象,相关创新成果于数字空间呈现,让革命故事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始终致力于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关文化产品设计均以史料为基、以精神为魂,旨在传承革命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任何商业背书性质,仅为红色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编辑:曹愫珉供稿:罗华南图片:罗华南审校:罗建梅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
03
2025-07
【红心向党庆七一】革命文物进边疆 统战薪火映昌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资源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独特作用,国家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举办“革命文物进边疆”联展活动。昌都市文旅局结合国家文物局 国家民委 中央网信办公布的“和合中华同心筑梦——革命文物精品展”巡展项目推介名单,引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文物中的统战文化一一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展览。  6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文物中的统战文化——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统一战线”主题展览在西藏昌都市博物馆隆重开展。此次展出由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西藏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局(昌都市文物局)联合主办,并得到江西省文旅厅革命文物处的大力支持。展览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为理念,深入挖掘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文物蕴含的统战文化内涵,系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统战工作的实践与智慧,致力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奠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发源地,统一战线成功实践的起点。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成功探索出一条统一战线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统战理论形成与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次展览共分为改造袁、王部队;共创红色割据,实行土地革命;巩固工农联盟,保护中小商人;打破经济封锁,开展军事统战;壮大红军队伍,团结各界人士;形成广泛同盟六个部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详实的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与壮大,以及其在革命进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开展仪式上,昌都市文旅局副局长阿春致辞:“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其统战智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昌都作为边疆重镇,肩负着文化传承使命,这次展览实现了革命传统与边疆发展的深度融合。此次展览,是跨越千里的精神联结,是革命传统与边疆发展的深度融合。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  中共井冈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范建华指出;“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能为昌都市的干部群众打开一扇了解革命历史、感悟统战智慧的窗口,让昌都人民更加深入了解井冈山斗争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感悟统一战线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价值,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党委专职副书记尹小彪表示:“昌都市博物馆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虽相隔千里,但都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我们期待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在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学术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共同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好红色文化,让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中共昌都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方来武、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党委专职副书记尹小彪共同为展览揭牌  开展仪式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文博策展人、研究馆员周见美为观展的领导和嘉宾进行了精彩的讲解,从团结改造地方武装到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从联合开明士绅到凝聚知识分子力量,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史料,讲述了革命先辈们以智慧与胸怀构建统一战线的艰辛历程,深刻揭示了统一战线在革命斗争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让在场听众仿若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展览吸引了大批干部群众、学生游客驻足参观。一位观众感慨道:“这次展览让我对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统一战线的强大力量。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次展览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首次在西藏地区举办的专题展览,也是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这场展览犹如一朵盛开的格桑花,将红色基因深深扎根于雪域高原。它不仅让当地干部群众重温了革命历史,更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统战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为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编辑:曹愫珉供稿:周见美图片:昌都市博物馆审校:廖俊杰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
02
2025-07
【红心向党庆七一】我馆引进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两大主题展览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全民族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日,由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共同举办的“浴血长空——中国空军与上海抗战”“孩子剧团——抗战血泊中的奇花”两大主题展览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第六展厅开展。展览以丰富的史料与影像,全景式呈现抗战时期中国军民的英勇事迹。  “浴血长空——中国空军与上海抗战”展览通过80张历史照片与近40件珍贵文物,还原了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中国空军“以机身撞敌舰”的铁血壮举,展现了沈崇诲、高志航等飞行员的英雄事迹,以及孙中山“航空救国”理念下的抗战航空史。  “孩子剧团——抗战血泊中的奇花”展览则以百余幅图片与数十份手稿,讲述了一群平均年龄仅十来岁的孩子在战火中成立剧团,辗转2万里开展抗日宣传的历程,他们以歌声为武器,成为“抗战血泊中绽放的奇花”。  两大展览的展出也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心向党庆七一”系列活动之一。展览通过“空军铁血空战”与“孩童救亡呐喊”两条线索,立体呈现全民族抗战的壮阔图景,让观众在井冈山的红色沃土上,感悟“救国、革命、创造”的抗战精神内核。展览将持续至8月20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时间:2025年7月1日——8月20日展览地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第六展厅编辑:曹愫珉供稿:王之瓛图片:王之瓛审校:廖俊杰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
01
2025-07
【红心向党庆七一】井冈山举办“踏寻红色足迹·拥抱绿色井冈”红色沙龙活动
  6月29 日上午,“踏寻红色足迹·拥抱绿色井冈——红绿交织的信仰之路”红色沙龙主题活动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广场举办,活动以“情景演绎+主题叙事+互动交流”的复合形式,构建起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场景。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林常青,井冈山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副处长朱颖琳,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袁海晓,井冈山管理局政治处主任贺江华出席此次活动。一、艺术与叙事交织:多维形式激活井冈山魅力图谱  井冈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表演团队以讲述一名老党员与一批新党员一起缅怀小井红军医院英烈的情景剧开场秀点燃现场,激昂的话语与鲜红的绸带交织,瞬间将观众拉入“红色摇篮”的历史语境。主持人通过深情讲述,揭开井冈山“天下第一山”称号的来源,让“中国革命摇篮”的厚重历史可视化。  更具创意的是快板表演环节,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以“竹板响、话井冈”的韵律,将红豆杉群落、黄腹角雉等丰富的自然资源编织成朗朗上口的唱词,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在竹板声中同频共振。  旅游推介环节则通过“宣传片+实景讲解”的方式,解锁井冈山的红色景点、绿色景区、特色线路以及旅游优惠政策,无论游客是想追寻革命足迹,还是想沉浸自然怀抱,井冈山都能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二、平凡英雄的情感共鸣:从无名碑到护林员的坚守  活动的共情力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在两年零四个月井冈山斗争中牺牲了四万八千多名烈士,其中三万多名都是无名英雄。北山烈士陵园讲解员刘莉莉通过讲述“无名碑”与神山寻亲的故事,还原了井冈山斗争时期“三千英烈埋骨青山”的悲壮——“纪念堂里没有名字的石碑,背后是无数个‘陈发姑’等待丈夫归来的一生”。  在“绿色守护与红色传承”分享环节,护林员袁明用几张巡护照片打开话匣:“每天按照既定的巡护计划和线路开展两次徒步巡山,每一次巡护不低于两小时。沿途检查病虫害、防火隐患,记录野生动植物的情况,如果遇到节假日或重点防火期,还会增加巡护时长和巡护频次,这些看似重复的工作,都是在守护红军曾战斗过的青山。” 如果说生态保护员守护的是井冈山的“形”,那么文物工作者守护的便是井冈山的 “魂”,两者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传承”的意义。文物工作者汤根姬通过讲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前往探寻革命遗址时,发现原先杂草丛生的山路被村里的老乡提前清理出一条小道的故事,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这块红土地上深深烙印在井冈山群众灵魂里的红色基因。三、权威视角的深度对话:嘉宾解码井冈山发展路径  活动特别邀请到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林常青与井冈山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副处长朱颖琳作为访谈嘉宾,以专业视角为井冈山发展“把脉”。林常青从“蝶中大熊猫”——金斑喙凤蝶的发现与保护工作讲起,向观众展示井冈山生态保护之美。他总结井冈山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为“四个一”:一张保护网联动,一批护林人坚守,一张审批表规范,一批好成果共享。正是有这样一群“守山人”默默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才能让游客的旅游体验从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延伸到身体的“康养新体验”。  林常青还提到,这几年,保护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把草珊瑚作为重点中药材来推广种植,这是一条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新路子。  朱颖琳则带来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如何让红色文化、生态资源和旅游体验形成有机联动,发挥最大效能的驱动计划:“推出‘黄洋界上炮声隆’体验式项目,将生动历史讲解与体验发射炮弹相结合;领袖峰景区将以‘迎委员’为主题打造红色教育培训情境体验,让红色文化真正‘活’起来”。当主持人问及“井冈山如何突出自身差异化优势,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时,朱颖琳以“打造业态旅游项目”为例,提出井冈山将凭借独特的红色文化,优势的生态资源,突出差异化优势,着重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以此形成“红色基因活化、生态价值转化、文旅体验升级”的独特品牌竞争力。  通过主持人与两位嘉宾的对话,“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等规划蓝图徐徐展开,为现场观众勾勒出一个兼具历史厚度与生态活力的井冈山未来图景。  从星火燎原的“革命摇篮”到万物共生的“生态屏障”,井冈山人用双色画笔描绘出发展的奇迹。期待每一位走进这片红绿辉映的圣地的朋友们,都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聆听到自然的呼吸,让“红绿辉映”的井冈山不仅是历史课本上的符号,更成为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生命体。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让绿水青山惠泽万代!编辑:曹愫珉供稿:高雪川图片:小 龙审校:康 健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
01
2025-07
真的不能没有您!请为赖欢投出关键一票!
  热血角逐正当时!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复赛激战已启,从全国选拔而出的179名精英选手同台竞技,我馆英烈讲解员赖欢正奋力突围!  6月26日- 6月30日,每个ID每日5次投票机会,您的每一票都将成为她披荆斩棘的利刃。让我们汇聚力量,助这位用声音传承信仰的讲解员挺进下一轮,让更多人聆听震撼人心的英烈故事!【人物简介】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讲解员赖欢始终以弘扬井冈山精神为己任,在宣教一线恪尽职守。凭借优异表现,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先后借调至中宣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担任讲解员,圆满完成重大接待任务,获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优秀讲解员"称号。入职三年间,累计获江西省博物馆优秀讲解员比赛十佳讲解员、第五届江西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全省基层理论微宣讲大赛二等奖、“山河映忠魂”全省英烈讲解员大赛二等奖等省市级以上荣誉14项。扫描以上二维码,“打开完整版”在华东板块为我们馆赖欢投票!每人每次限投5票。  据悉,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办的“山河映忠魂”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火热开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6月26日至6月30日,大赛正式进入网络投票环节。   此次大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背景,讲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的英烈故事,歌颂新时代奋进洪流中的英烈事迹,大力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提升红色讲解的影响力、感召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本次大赛邀请各级烈士纪念设施的专业讲解员及各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中的志愿讲解员共同参加比赛,分为预赛、复赛、决赛3个阶段。预赛阶段为今年4月至6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根据预赛结果,推荐3—6名选手进入第一轮复赛即网络投票环节。专家评委结合网络投票结果将推选出60名选手进入第二轮复赛。第二轮复赛共分4场,通过讲解比赛和专家问答环节评选出20名选手晋级决赛。决赛将于8月下旬在江苏无锡举行。编辑:曹愫珉审校:罗华南审核:罗建梅签发:谢雪晖
27
2025-06
我馆参加"弘扬红船精神与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实践探索"主题研讨会
  6月21日,2025"红船论坛"分论坛"弘扬红船精神与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实践探索"主题研讨会在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嘉兴举行。会议由南湖革命纪念馆·浙江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承办,汇聚近百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革命文物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优质资源的创新路径。  革命文物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实物见证,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  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如何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历史照进现实?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袁海晓在会场向大家分享了培养“小油灯”志愿者、推广井冈山新红歌、送思政课进学校等创新做法。通过“文物数字化+教学案例库+实践基地”三位一体,创新“文物+讲堂”模式,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  多年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积极探索“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创新性、体验性、科技性、融合性”的大思政课实践样板。袁海晓还从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深刻内涵、革命文物“大思政课”的馆校融合实践以及未来“大思政课”的发展等五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探索与体会。  6月22日,与会专家以“革命文物大思政课程逻辑”“革命文物大思政教学改革”“革命文物大思政课特色实践”三组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并以本次论坛为新的起点,以“红船精神”铸魂育人,共同打响红船旁的“大思政课”品牌,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思政教育“实”起来,让红色基因“传”下去。通过此次研讨会,深入探讨,用好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不断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和人才培养的效果。”供稿:王 珑图片:王 珑编辑:曹愫珉审校:何小文审核:饶道良签发:谢雪晖
27
2025-06
喜报 | 我馆讲解员在第三届吉安优秀传统文化讲解比赛中荣获佳绩
  6月20日,由吉安市主办的第三届吉安优秀传统文化讲解比赛圆满落幕。我馆积极组织优秀讲解员参与此次赛事,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出色的讲解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比赛中表现优异,载誉而归。  李理、陈若澜荣获大赛二等奖。  涂雅琪、吴婷、李丽君荣获大赛优秀奖。   此次比赛以弘扬吉安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涵盖地方历史、名人、民俗、非遗等丰富内容。我馆作为以红色革命历史宣传教育为主责主业的单位,此次选派红色讲解员跨界参赛,不仅是对讲解员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我馆积极拓展宣教领域、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互促共融的积极实践。  参赛讲解员们克服专业领域差异,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学习研究吉安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心准备讲解内容。她们将日常工作中锤炼的语言表达、情感传递、临场应变等核心能力充分运用到比赛中,展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讲解员队伍 “一专多能”、勤学善思、勇于挑战的良好风貌。  我馆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继续加强讲解人才培养,鼓励业务创新与跨界融合,不断提升宣教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努力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文旅事业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供稿:李 理图片:讲解部编辑:曹愫珉审校:宋锦华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
27
2025-06
中国·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地址:江西省井冈山茨坪红军南路
浏览总人数:188,876,869
Email:jgsgmbwg@163.com
电话:0796-6555625/6552248
赣ICP备18011651号-1
赣公网安备36088102000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