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旧址旧居>纪念建筑
井冈山革命烈士墓
为缅怀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1952年,遂川县井冈山区人民政府在茨坪东山前面的山岗上修建红军烈士墓,墓中安放有当年在茨坪牺牲的部分革命烈士的遗骨;1956年,井冈山区人民政府在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前重建一座烈士墓,将原烈士墓中的烈士遗骨和在小井红军医院遇难的红军伤病员的部分遗骨一起安放在墓中。烈士墓正面镶刻“革命烈士之墓”,两边书有“人民英雄 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井冈山革命烈士墓与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前后相依,形成纪念井冈山革命烈士的一个整体建筑。 1986年,国务院公布井冈山革命烈士墓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
17
2006-01
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
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位于茨坪中心的一个小山包上。为缅怀在井冈山斗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原遂川县井冈山区人民政府于1950年在茨坪的东北边山岗上建造一座纯木质结构的纪念塔,正面书有“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十个大字;1951年将木质塔拆除改建成砖木结构的纪念塔,在塔顶立一泥塑红军战士雕像; 1956年,井冈山区人民政府又将纪念塔的砖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塔顶重塑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手持钢枪的红军战士雕像;塔顶的正面仍然是“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十个大字。从五十年代开始,这座塔就成了向国内外宣传井冈山的主要形象标志。 1972年,井冈山革命委员会组织井冈山建筑队工人拆除塔顶红军战士雕像,并将塔底扩建为5.5米×5.5米的正方形,塔高11米,塔的四面均镶刻有凹形“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十个大字。整座塔基占地103平方米,塔前与红军烈士墓相连。墓中安放有当年在茨坪牺牲的部分革命烈士的遗骨和在小井红军医院遇难的红军伤病员的部分遗骨。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为全国重点革命纪念建筑保护单位,以供人们参观、瞻仰。
17
2006-01
井冈山会师纪念碑
井冈山会师纪念碑是197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时在龙市破土动工兴建的,于1980年5月4日建成。 纪念碑高度为19.28米,碑座长5米,宽4米,取意于1928年5月4日,纪念朱毛两军会师的日子,碑身正面用红大理石镶成,分别代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和南昌起义部队的两面军旗。前面顶端金色的镰刀斧头是中国共产党的标志,表示两支部队在党的领导下胜利会师。碑座的两边刻有朱德同志纪念会师的诗篇。正面的碑文是经胡乔木同志审定后,由当年参加过井冈山会师的老红军战士唐天际同志书写的。碑文高度概述了会师的经过和伟大的历史意义。建立此碑,以纪念井冈山会师的伟大历史功绩。
17
2006-01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属纪念类专题馆。于1997年破土动工,1980年5月4日建成并正式开馆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6789平方米,建筑面积3827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827平方米。它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和朱德会见旧址——龙江书院”连成一体。全馆分为一个序室,五个展厅和一个书法长廊,陈列内容主要有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引兵罗霄山脉中段,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暴动农军到达原宁冈龙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创建红四军的历史,以及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五军到原宁冈新城与红四军会合的艰难过程。“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馆标系谭震林同志题写。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馆藏文物十分丰富,除展厅陈列的百余件外,文物库房还保存着一、二、三级文物50余件,待定等级文物千余件。纪念馆管理着“八角楼毛泽东旧居、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会址、士兵委员会旧址(含陈毅旧居)、茅坪红军医院旧址、前委、特委旧址、朱毛会见旧址(含红军教导队旧址)、建军广场旧址、古城会议会址、柏露会议会址”等十余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洋桥湖红四军军部旧址、洋桥湖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等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60余处市级及其以下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革命文物集中反映了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战斗风采和光辉历史。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建成对外开放二十余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近二百万人次,并且先后有国防大学、中国文联、浙江大学、上海宝钢集团、国防科技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中山医院、南昌陆军学院、江西医学院等二十余所军政院校和地方单位部门在馆挂牌建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94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公布“井冈山会师纪念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6月中宣部公布井冈山会师纪念馆管辖的“八角楼”、“龙江书院”、“建军广场”等旧址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现有干部职工22人,设有群众工作部,陈列、资料、维修部,行政办公室(包括安全保卫组)等职能部门;建立和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基本上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要求,近几年先后被上级授予“文明单位”和“双文明窗口”的荣誉称号。
17
2006-01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茨坪)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北岩峰的山体犹如一座罗汉大佛像。陵园按“佛”型山体因山就势兴建,占地面积400亩,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 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塑园、纪念碑五大部分。 陵园主大门,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纪念堂大门上方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的。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 走进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上“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泽东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 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陈列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都是在井冈山斗争时的老红军、老干部。目前陈列有照片简介的烈士达54位。 瞻仰大厅右侧陈列室展览的是建国后逝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照片和简介。目前展出有51位。他们当中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如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有军队中的一大批将帅;如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大将谭政、粟裕、黄克诚,上将陈伯钧、赖传珠、杨得志、朱良材,中将杨梅生、毕占云、张国华、谭家述,少将龙开富等。还有新中国成立后调离军队,到党政部门担任领导的,目前有13位,他们是何长工、贺敏学、贺子珍、陈正人、彭儒、曾志等。 瞻仰大厅后为吊唁大厅,大厅四周墙面由黑色的大理石镶成,上面镌刻着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英名录,包括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个县市范围的烈士名录,共15744位。另外,吊唁大厅还立了一块无名碑,以示对在井冈山斗争中英勇牺牲而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的深切怀念。 吊唁大厅楼上为忠魂堂,目前已安放五位老红军的骨灰,他们是张令彬、何长工、温玉成、贺敏学、陈云中。 井冈山碑林采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造型,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井冈山碑林”五个大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 碑林一共陈列有140块精湛的书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上井冈山视察时的题词;二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三为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热心赞颂井冈山的题词。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从各个方面热情讴歌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业绩与壮丽河山相互辉映的独特的风景名胜。整个碑林寓革命传统教育于书法艺术之中,是集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现代人文景观。 井冈山雕塑园座落于陵园东侧山头,于1987年10月兴建,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雕塑园园标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肖克上将题写。园内塑造了二十尊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的主要领导人和著名人士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谭震林、陈正人、张子清、王尔琢、宛希先、李灿、何挺颖、王佐、袁文才、蔡协民、伍若兰、何长工、罗荣桓、滕代远、贺子珍、赖传珠等人的光辉形象。这20尊雕像分别由全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叶毓山、程允贤、潘鹤、曹春生等以青铜、汉白玉、花岗岩为材料创作塑造,集南北雕塑艺术之精华,再现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一代先驱的英雄气概和战将风采,具有历史观瞻和雕塑艺术的双重价值。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佛”型山体脸部,陵园的最上方。纪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主碑用镀钛的不锈钢制作,高达27米,意含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碑的造型突出“山”的形状。它有着几层含义: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视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将军红”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周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亲笔题写的。 碑座上三组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汉白玉浮雕,为中央美术学院曹春生教授设计。正面组浮雕的主题为“荟萃井冈”,东面组浮雕主题为“红色割据”,西面组浮雕主题为“浴血罗霄”。 纪念碑前还设计建造了一尊“母亲”雕像,寓意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17
2006-01
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龙市)
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位于龙市的龙江河畔,建于1986年。烈士陵园地处龙市风景优美的五虎岭中,从1986年到现在一共安放了16位从井冈山走出去的将帅的部分骨灰,迁葬了袁文才等6位井冈山著名英烈的遗骨。在这些革命先烈中,其中有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陈毅、谭震林、滕代远、杨得志);2位上将(朱良才、陈士榘);2位中将(谭甫仁、杨梅生);2位国家部委级领导(陈正人、刘型);6位正军以上的军队领导干部(有4位授予了少将军衔);还有当年著名的英烈。这些革命先辈们,生前曾在这块红土地战斗过,对这里感情很深,去世后仍眷念着这块热土,要永远与井冈山人民在一起。由于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的地位特殊,在全国绝无仅有,规格非凡,因此受到了全国乃至国外的普遍关注,成为了我军许多军校及大中院校的教育基地。现已列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 如今,还对周围山场作了规划,建有杨得志纪念碑,朱良才纪念碑,赖春风、刘子云纪念亭等纪念设施。
17
2006-01
中国·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地址:江西省井冈山茨坪红军南路
浏览总人数:4,494,679
Email:jgsgmbwg@163.com
电话:0796-6555625/6552248
赣ICP备18011651号-1
赣公网安备36088102000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