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医主题展让红医精神“活”起来
8月8日上午,由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主办、福建中医药大学杏林风华实践队承办、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协办的“红医薪火,杏林传承——井冈山红医主题展”在博物馆四楼举行。展览通过"讲、展、演、做"四位一体的结合形式,深度挖掘红军时期的中医药智慧,搭建起跨越时空的红色医脉传承桥梁,吸引众多游客、高校师生和当地群众沉浸式体验,获得高度赞誉。展览现场展陈布置实践队队员在博物馆合照01主题宣“讲”:赓续传承红医精神 活动在实践队队长汤芷昕的深情宣讲中拉开帷幕。她以《传承红医精神 共筑健康中国》为题,结合红军战地感人事迹,分享了自己从一身戎装参军到脱下军装后始终践行红医精神的成长经历。阐释了"政治坚定、救死扶伤、埋头苦干、技术优良"的红医精神内核,号召新时代青年以红色医者为榜样,投身健康中国建设。一番赤诚话语直抵人心,现场掌声雷动。02红医历史“展”:回望漫漫征途路 步入展区,泛黄的红医手抄药书复制品、斑驳的药盆器具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井冈山时期的医者仁心。游客们跟随讲解员,目光落在曾志等红医前辈“以食盐作消毒之剂、削竹片为镊子”的历史故事展板前,透过斑驳的文字,仿佛亲眼目睹了那段艰苦岁月里医者们的坚守与智慧。现场一位学生指着药书复制件感慨:"这些文物让我们触摸到了穿越时空的医者初心,比教科书更震撼人心!"队员为游客介绍红医文物红医文物展览03战地草药“展”:草药无声诉峥嵘 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20种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借展的井冈山战时常用中草药标本。其中,硕大饱满的浙贝母、色泽鲜亮的硫磺、品相良好的车前子……引得众人纷纷驻足称奇。实践队亲手制作的战地中草药宣传册,也凭借详实的内容与精心的设计,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05互动“演”示:战地救护体验 实践队队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技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游客们纷纷踊跃参与实操。在队员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大家的动作渐至娴熟标准。游客们不仅亲手摸到了急救技能的“门道”,更在一次次俯身施救的过程中,更真切地体会到战地救护的紧迫节奏与专业分量。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工作人员共同学习CPR03巧手“做”香囊:感悟草药魅力 驱蚊香囊DIY区里,游客们排起了长队。大家一边跟着指导挑选药材、填充布囊,一边饶有兴致地听着队员们讲述着这背后的故事——原来这些看似寻常的草药,当年曾是红军在战地防疫中守护健康的“秘密武器”。这场将趣味互动与红色中医药文化巧妙融合的活动,成了全场热点,游客们连连称赞“既能驱蚊又能学知识,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本次展览通过丰富的历史展陈、生动的互动体验和专业的技能教学,让跨越时空的红医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同是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成老师赞叹:"杏林风华实践队今天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布展非常高大上!"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负责人对本次展览的圆满举办提出高度赞扬。实践队指导老师也表示未来希望有机会能够继续与博物馆合作,让红医文化在更多人心中播下种子。药香未散,薪火永续,这场关于生命守护的红色传承,正在新时代续写新的篇章。编辑:曹愫珉供稿:福建中医药大学杏林风华实践队图片:福建中医药大学杏林风华实践队审校:罗华南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