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快讯速递>井博快讯
双节同庆 家国共欢|红色活动引热潮 精神传承润人心
  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展厅服务中心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国庆特别社教活动,以生动鲜活的形式激活红色记忆,吸引了大量游客踊跃参与,让这个假期充满厚重的精神底蕴。   国庆期间,博物馆讲解员化身“红色讲师”,推出《一面旗帜》《一罐食盐》《一座雕像》《一条红带子》《一根扁担》《一段誓言》六节情景互动小课堂。课堂上,讲解员通过沉浸式讲述,将历史场景娓娓道来:《一面旗帜》还原第一面军旗诞生的艰辛历程,让游客感悟“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的信念内核;《一罐食盐》以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珍贵物资为切口,诠释“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军民同心;《一座雕像》聚焦少先队员与儿童团员的革命故事,传递“薪火相传,敢闯敢拼”的少年意气;《一条红带子》解读国家一级文物识别带的背后故事,彰显“信仰如磐,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一根扁担》重温朱德同志的挑粮故事,再现“艰苦奋斗,共克时艰”的优良作风;《一段誓言》回溯我党现存最早入党誓词的诞生背景,叩问“初心不改,誓言无悔”的赤诚本色。游客们在互动中感受历史细节,在聆听中读懂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密码,汲取奋进力量。  展厅内,另一道风景同样引人瞩目。小油灯志愿者以稚嫩却坚定的话语,生动讲述序厅、排头兵、竹钉阵、油灯等红色故事,不怯场的表现与真挚的情感赢得游客纷纷点赞。其中,来自吉安市石阳小学、五里小学和韶山路小学的小学生志愿者接力上阵,为游客讲述红色经典。上岗前,博物馆讲解员从讲解内容、语速把控、手势运用、站姿规范等方面开展专项指导,小志愿者们认真观摩、反复练习,用专业的表现完成了一场特殊的“红色实践”。   从情景互动课堂到志愿讲解服务,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国庆特别活动让红色文化可感可触、深入人心。游客们循着故事而来,带着信仰而去,在红色洗礼中度过了充实的假期。红色基因是信仰的传承,是力量的源泉,井冈山精神如不灭的火炬,在一次次讲述与聆听中代代相传!供稿:尹 萍图文:讲解部编辑:曹愫珉审校:李建明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
20
2025-11
双节同庆 家国共欢|井冈双节绘红卷 旧址新声润初心
  金秋井冈,层林尽染。当国庆的红旗漫卷与中秋的明月皎洁相遇,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以革命旧址为 “红色课堂”,以沉浸式体验为“精神纽带”,精心打造 12 场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社教活动。从展厅文物的情景讲述到旧居烟火的温情体验,从竞技互动的活力狂欢到本草智慧的深度探寻,数万游客在此触摸历史温度、聆听红色回响,度过了一段“忆峥嵘、品团圆、传精神”的双节时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情景讲述解密码,文物开口话初心  10 月 1 日至 6 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展厅服务中心推出 “情景互动讲述” 系列活动,《一面旗帜》《一罐食盐》《一座雕像》《一条红带子》《一根扁担》《一段誓言》6 个主题每日分上下午两场,在指定展区准时开讲,让静态文物成为 “会讲故事的红色教材”,10万名游客在此解锁精神密码。  《一段誓言》的讲述引人共鸣。在入党誓词展板前,展柜中陈列着我党现存最早的入党誓词,泛黄的土布上,“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24 个字虽有错别字,却透着坚定的力量。讲解员讲述:“这是 1928 年,党员贺页朵在自己的榨油坊里写下的入党誓词。贺页朵后来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没泄露半个字,用生命守住了对党的誓言。”  人群中,来自山东的老党员张爷爷摘下眼镜,俯身仔细端详着誓词,激动地说:“我入党 50 年了,每次重温誓词都很感动,但今天听到贺页朵的故事,更觉得这份誓言沉甸甸的。不管什么时候,‘永不叛党’这四个字,都是我们党员的初心和底线。” 讲解结束后,不少游客自发站在誓词展柜前,轻声跟读誓词内容,来自高校的青年党员们还现场开展了 “重温入党誓词” 活动,举起的右拳、坚定的眼神,让红色信仰在这一刻代代相传。茨坪旧居:茶香漫溢忆峥嵘,一杯清茶叙深情  10 月 1 日至 3 日,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前委中厅举办 “同志哥,请喝一杯茶” 革命传统体验活动,悠扬的江西民歌声中,陶土茶壶冒热气,粗瓷茶杯码整齐,一杯杯 “红军茶” 暖透游客心。  前委旧址大厅内,两张并排的八仙桌早已备好井冈茶叶、陶土茶壶与热水杯盏。工作人员动情地向游客讲述:“九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幢干打垒的土坯房中,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那时物资极度匮乏,茶叶尤为珍贵。井冈山的老表们常常将舍不得喝的自制粗茶献给红军,群众欢迎红军时也常常‘放鞭炮,送茶水’。一杯清茶,不仅滋润了战士们的喉咙,更温暖了他们的心。这一碗碗粗茶,凝聚了人民群众对红军最朴素、最真挚的情谊。”  “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请喝一杯茶,井冈山的茶叶甜又香呃……”熟悉的旋律在旧居院落中回荡,工作人员手捧茶杯,向游客一一奉上热气腾腾的“红军茶”,再现了那段革命岁月里军民同饮、情感交融的动人场景。来自湖南的张先生接过茶杯,感慨道:“在国庆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能在革命旧址喝上这样一杯有意义的红军茶,听着红歌,仿佛穿越回了那段艰苦而光辉的岁月,真切感受到军民之间那种鱼水情深。”大井旧居:开镰仪式忆初心 红米南瓜品峥嵘  国庆期间,大井旧居聚焦 “红米南瓜” 这一承载井冈山革命记忆的符号,以 “传统开镰仪式” 为核心推出特色体验活动,将红色历史与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吸引万名游客走进红色旧址,在收割的仪式感与食物的烟火气中,触摸革命岁月里的 “井冈山味道”。  活动现场,在大井旧居的红米种植区,5 名工作人员身着蓝布衫、手持镰刀,整齐站在田埂上。随着 “开镰咯!” 的清脆吆喝声,镰刀轻快地划过金黄的稻穗,饱满的稻谷簌簌落入腰间的竹筐,重现了当年红军与群众共耕共收的场景。游客们纷纷围拢过来,有的好奇地伸手触摸沉甸甸的稻穗,感受丰收的质感;有的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拿起镰刀,体验收割的动作;来自深圳的亲子家庭更是特意拍下 “亲子收割合影”,定格这一特殊的红色体验时刻。龙江书院:扇绘红旗寄深情,乒乓争霸庆双节  10 月 1 日至 5 日,作为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创办地的龙江书院,推出 “扇绘红旗・礼赞祖国” 与 “投球寻国宝” 活动,古老院落满是欢声笑语,成为游客打卡的 “红色乐园”。  明道堂内,15 名儿童幸运观众围坐在文物级木桌旁,素白团扇、五彩颜料整齐摆放。“把对祖国的爱画在扇面上!” 工作人员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动笔:7 岁的刘沐妍蘸红颜料画飘扬的红旗,旁边添上笑脸;10 岁的周子轩写下 “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字迹稚嫩却满是真诚。半小时后,孩子们举着扇子登台展示,齐声唱响《我爱你中国》,红色扇面在秋风中轻扬,宛如绽放的爱国之花。  庭院里的 “投球寻国宝” 同样火热。游客手持乒乓球,站在 3 米外投向写有谜语的靶子 ——“‘朱毛会师之地’打一地名”“‘红军第一所军校’打一建筑”。来自湖南的少年陈明轩连续投中 3 个靶子,答对谜语后,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找到 “国宝”—— 龙江书院 “教导队教室”,听讲解员讲述当年红军学员上课的故事。最终,他以 12 球成绩成为 “终极擂主”,捧走井冈山文创礼盒时笑着说:“玩游戏学历史,这个双节太有意义了!”小井医院:红色医魂承初心,草本智慧启新思  10 月 2 日 ,小井红军医院旧址举办 “红色医魂・草木初心” 体验活动,游客在史料与本草间,探寻红军医疗史中的坚守与智慧。  史料陈列室内,玻璃展柜里的竹镊子、旧消毒锅静静陈列,工作人员指着展品回忆:“1928 年医院条件极端匮乏,没有消毒剂就用食盐、石灰水替代,没有探针就把竹子削尖当工具,这些‘粗家伙’在绝境中守护了无数伤员生命!” 复原药圃区,鱼腥草、金银花等 5 种红军常用草药整齐排列,红领巾小志愿者手持标本当 “小老师”:“鱼腥草能清热解毒,当年战士受伤发炎就用它煮水喝;金银花能消炎,摘下来泡水就能用,这些草木就是‘天然药箱’!”现场,专业药剂师依据《江西省中医药条例》与《井冈山革命斗争史料》,为游客冲泡合规凉茶:“这茶用金银花、菊花制作,是普通食品,主要让大家感受先辈‘因地制宜、攻坚克难’的智慧。” 游客端着凉茶小口品尝,“清甜里有故事,更有红医精神的温度。”黄洋界:烽火记忆传精神,斗争精神永传承  10 月 1 日至 5 日,黄洋界革命旧址推出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斗争精神” 体验活动,清晨的 “红旗飘扬” 仪式庄重肃穆:游客自发列队面向国旗肃立,《国歌》声响起时,不少人跟着哼唱,鲜红国旗在山风中猎猎作响,庄重氛围让人眼眶发热。“挑粮小道体验” 区前,游客纷纷尝试 ——30 斤重的空箩筐绑在竹扁担上,刚扛上肩就有人喊 “沉”。来自山东的退伍军人李大哥不服输,挑起扁担走了 50 米,放下时额头已冒汗:“当年红军挑粮走几十里山路,靠的是‘共克时艰’的信念!”  在战壕遗址,讲解员结合仿真迫击炮还原 1928 年战斗场景:“当时红军只有一门迫击炮,只剩三发炮弹,最后一发正好击中敌军阵地,敌人以为红军主力来了,连夜撤退 —— 这就是‘黄洋界上炮声隆’的由来!” 随后的 “誓言传承” 环节,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青少年宣读红色誓言,全体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散。茅坪革命旧址群:重走上山忆来路,团结一心续新篇  10 月 1 日至 5 日,茅坪革命旧址群推出 “重走上山路” 活动,游客在互动中感悟 “团结一心” 的革命密码,成为假期 “必玩项目”。指定区域内,6-8 名游客一组,共同拉住 2 米长的 “上山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八角楼、湘赣边界一大旧址等革命遗址。“配合好倾斜地图,让小球滚到指定点位,每到一处就能听一个革命故事!” 工作人员讲解规则后,游客们立刻分工协作:有人喊 “左边高一点”,有人提醒 “慢一点,别让球掉了”,配合默契的小组很快让小球滚完所有点位。  “当年红军上井冈山,靠的就是这样的团结一心!” 听完讲解员讲述 “八角楼的灯光” 故事,来自河南的游客王女士深有感触。在八角楼背景展板前,游客们纷纷拍照打卡,还在 “祝福墙” 上写下心愿:“愿祖国繁荣昌盛”“传承八角楼灯光,照亮前行路”…… 一张张便利贴贴满墙面,成为茅坪旧址群里最暖的风景。  这个双节假期,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以 “旧址为载体,体验为核心,精神为灵魂”,打破传统红色教育 “单向输出” 模式,打造 “全龄参与、全景沉浸、全程感动” 的社教新场景。未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将继续深耕 “红色社教创新”,让茨坪旧居的茶香、小井医院的本草等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 “活教材”,让井冈山的红色故事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动人的光彩,激励更多人 “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供稿:许微微图文:各旧居旧址办编辑:曹愫珉审校:罗建梅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
20
2025-11
双节同庆 家国共欢|烽火哨口薪传不息 黄洋界革命旧址国庆主题活动再现井冈山斗争精神
  黄洋界哨口一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在复原的挑粮小道上躬身前行。国庆期间,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斗争精神" 主题活动在这片见证井冈山斗争的土地上如火如荼展开,两大学习模块让革命历史鲜活可触。挑粮小道:肩头扁担载初心  在安全警示标识环绕的体验区,游客轻抚竹扁担复刻品,聆听工作人员讲述 1928年朱德同志带头挑粮的故事。"扁担虽轻,精神千钧!"一位父亲帮孩子扶稳空箩筐时感慨。烽火哨口:炮声隆处见峥嵘  现存战壕遗址旁,1:1仿真迫击炮模型("互动教具")成为历史课堂。依托斑驳的炮台石基,还原 1928年黄洋界保卫战 "以少胜多"的战术智慧:"这声炮响,打出了红军智勇双全的威名!"游客们在纪念碑前驻足,正逐字解读镌刻的《西江月·井冈山》。  当青年肩头的红绸与哨口苍松翠柏交相辉映,当仿真炮台的金属冷光折射出纪念碑的厚重底色,那段用竹扁担撑起的红色传奇,正在新时代的脉搏里奔涌不息。这屹立云端的哨口,永远是中国精神最昂扬的注脚。供稿:马 丽图文:刘其斌编辑:曹愫珉审校:宋锦华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
20
2025-11
双节同庆 家国共欢|扇绘红旗寄深情 乒乓争霸庆双节——龙江书院举办国庆社教活动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龙江书院内红旗飘扬、笑语喧腾,两场别开生面的国庆社教活动在此温情上演。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前身——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的创办地,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院落,以"扇绘红旗 礼赞祖国"和"好运乒乓争霸赛"为载体,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红色历史,共庆家国团圆。扇底丹青映初心,童声祝福献祖国   "这些桌子可都是文物,大家创作时要格外小心哦!"上午10时,明道堂内传来温柔的提醒。工作人员提前为10-15名儿童幸运观众发放活动卡片,邀请他们参与"扇绘红旗"创作。手握画笔的孩子们屏息凝神,在素白扇面上勾勒五角星、天安门等元素,将对祖国的祝福融入每一笔色彩。   完成创作后,小画家们轮流登台展示作品,稚嫩的童声唱响"我爱你中国",真挚的祝福与鲜艳的红旗扇交相辉映。活动尾声,全体参与者手持作品在龙江书院门口合影,红色扇面在秋风中轻扬,宛如绽放的爱国之花。红歌嘹亮助争霸,乒乓飞舞庆佳节  清晨的阳光洒满庭院,"好运乒乓争霸赛"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游客们手持号码牌有序排队,随着"1号选手请上台"的指令,乒乓球的碰撞声、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规则中"唱红歌复活"的环节成为最大亮点:一位来自江西赣州的少先队员因差1球未达5个,即兴背诵《西江月 井冈山》,清亮的诵读声赢得满堂喝彩,成功获得重投机会。活动中,每轮投球冠军成为"擂主"接受挑战,最终来自湖南的少年以12球的成绩斩获"终极擂主",捧走惊喜大礼。"在革命圣地唱红歌、玩游戏,这个双节太有意义了!"参与者李先生笑着说。   此次活动将红色教育与节日欢庆巧妙融合,通过"静+动"双线互动,让游客在创作中感悟初心,在竞技中传承红色精神。未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会师馆办将持续创新社教形式,让龙江书院这一"红色课堂"焕发新的时代活力,让红色基因在欢声笑语中代代相传。供稿:范杨冰图文:会师馆办编辑:曹愫珉审校:贺 静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
20
2025-11
双节同庆 家国共欢|小井红军医院:以“红色医魂 草本初心”解锁初心之旅
  国庆佳节,薄雾轻笼的小井红军医院旧址,迎来了一批参与“红色医魂·草本初心”主题体验活动的游客。在革命先烈曾坚守的红色土地上,一场沉浸式活动生动复刻战火岁月,让医者仁心与红医智慧跨越百年,直抵人心。  走进史料陈列室,红军自制竹镊子、用于煮沸消毒的旧器械静静陈列,工作人员循着实物回溯1928年的艰难岁月——彼时红军医院条件极端匮乏,医务人员便用食盐和石灰水替代消毒剂、用竹针当探针寻找子弹的具体位置,在绝境中守护伤员生命。红领巾小志愿者在鱼腥草、金银花等标本前,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向游客介绍:“这些常见草木,曾是红军战士的“天然药箱”。游客们俯身辨识草药,来此研学的小陈深有感触:“原来当年拯救生命的希望,早已扎根在这片青山里。”  活动现场,专业药剂师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为准则,现场配伍、冲泡合规凉茶供游客品鉴。“一口凉茶润心田,更要记得‘饮茶思源’——我们传承的不只是草木药方,更是先辈因地制宜、攻坚克难的智慧。”  当游客指尖轻抚复刻竹镊,感受当年器械的粗糙与坚韧;当凉茶清香漫过舌尖,品味红医智慧的温度与力量,百年红医精神正以草木为媒,在新时代缓缓流淌。这场秋日里的红色体验,让战火中的生命坚守与草本初心,绽放出温暖而坚定的时代微光。供稿:马 丽图文:李 骏编辑:曹愫珉审校:宋锦华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
20
2025-11
双节同庆 家国共欢|红色茅坪三重发力 游客热情燃动假日
  今年国庆假期,茅坪革命旧址群凭借“历史+体验+服务”的三重发力,迎来一波红色旅游热潮。沉浸式的红色体验、暖心的志愿服务交织蔓延,让这片革命摇篮之地,既留存着历史的厚重,涌动着新时代的活力。旧址寻踪:红色历史引共鸣  作为井冈山革命摇篮的重要地标,八角楼前始终人头攒动。游客们循着先辈足迹,或俯身细看珍贵文物,或驻足聆听讲解员讲述“星星之火”的故事,在触摸历史细节的过程中,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与爱国情怀产生强烈共鸣。景区内不时响起的热切讨论、孩子们认真记录的身影,让整个旧址群都浸透着浓厚的红色氛围。互动体验:红色记忆活起来  景区精心设计的互动项目,成了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的“心头好”。“重走上山路”协作游戏区,孩子们围成圈,紧盯倾斜的模拟山路地图,通过默契配合引导小球“翻山越岭”到达井冈山,在欢声笑语中重温峥嵘岁月;八角楼旁的红色打卡点更是排起长队,大家手持笔纸写下对祖国的祝福——“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少年”,写完后与八角楼同框合影,这些饱含心意的照片在社交平台刷屏,让红色记忆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更多人。志愿暖心:红色旅途有温度  景区里的“志愿红”,是这个国庆假期里最动人的色彩之一。数十名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分散在入口引导、旧址讲解、活动协助等岗位:帮老年游客调整轮椅方向、耐心解答“八角楼灯光”故事的疑问、及时协助游客寻找遗失物品、主动为排队人群递上饮用水……他们热情周到的服务,化解了出游的琐碎难题,也让每一位游客的红色之旅,既看得投入,更玩得舒心。不少游客临走时感慨:“来这里不仅学了历史,更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这个国庆,茅坪革命旧址群没有停留在“参观式”红色旅游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历史场景的“活呈现”、互动体验的“新设计”、志愿服务的“暖加持”,让红色旅游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如今,这里不仅是假期的“热门打卡地”,更是人们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精神加油站”。供稿:李丽君图文:会师馆办编辑:曹愫珉审校:贺 静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
20
2025-11
双节同庆 家国共欢|国庆茶香忆峥嵘——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同志哥,请喝一杯茶”红色文化体验活动温情开展
  国庆佳节,茨坪旧居内红枫似火、丹桂飘香。青瓦黄墙的革命旧址与院中葱茏绿意交相辉映,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生机在此和谐相融。茶香袅袅,红歌悠扬,一场名为“同志哥,请喝一杯茶”的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在这里温情上演,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献上一份独特而深刻的节日记忆。   清晨的阳光洒进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前委旧址大厅内,两张并排的八仙桌早已备好井冈茶叶、陶土茶壶与热水杯盏。工作人员正忙碌准备着那份特殊的“红军茶”。上午九时,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工作人员立于大厅前,动情地向游客讲述:“九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幢干打垒的土坯房中,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那时物资极度匮乏,茶叶尤为珍贵。井冈山的老表们常常将舍不得喝的自制粗茶献给红军,群众欢迎红军时也常常‘放鞭炮,送茶水’。一杯清茶,不仅滋润了战士们的喉咙,更温暖了他们的心。这一碗碗粗茶,凝聚了人民群众对红军最朴素、最真挚的情谊。”  “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请喝一杯茶,井冈山的茶水甜又香呃……”熟悉的旋律在旧居院落中回荡,工作人员手捧茶杯,向游客一一奉上热气腾腾的“红军茶”,再现了那段革命岁月里军民同饮、情感交融的动人场景。来自湖南的张先生接过茶杯,感慨道:“在国庆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能在革命旧址喝上这样一杯有意义的红军茶,听着红歌,仿佛穿越回了那段艰苦而光辉的岁月,真切感受到军民之间那种鱼水情深。”  活动现场,小志愿者讲解员杨欣岚还为游客讲述了“一杯茶”背后的革命故事:“1928年冬天,毛爷爷在茨坪办公时,一位老人冒着风雪送来一壶热茶。毛爷爷坚持要与战士们分享,最终这壶茶在十多位红军战士手中传递,每人只喝一小口,却温暖了每一个人。这样的故事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数不胜数,它们正是人民群众与红军之间深厚情感的真实写照。”还有来自井冈山小学一群小讲解员们成了旧居最动人的风景,一个个小小的身影,用稚嫩和坚定的童声,讲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小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赢得了游客阵阵掌声与赞叹,也让人看到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心中的传承。   国庆期间,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通过开展“同志哥,请喝一杯茶”红色体验活动,让游客不再仅仅驻足观看,而是通过一杯茶、一首歌、一个故事,沉浸式地体验红色文化,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与军民团结一心的鱼水深情。历史在这里“活”了起来,初心在这里被重温,奋进的力量也在一次次感动中悄然传递,激励人们铭记来时路,砥砺向前行。供稿:王海莲图文:陈蓬初编辑:曹愫珉审校:宋锦华审核:何小文签发:谢雪晖
20
2025-11
中国·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地址:江西省井冈山茨坪红军南路
浏览总人数:190,201,417
Email:jgsgmbwg@163.com
电话:0796-6555625/6552248
赣ICP备18011651号-1
赣公网安备36088102000046号